建昌帮是我国南方的一个古药帮,其发祥地在江西省南城县,古称建昌军、建昌路、建昌府等,素有“赣地名府、抚郡望县”之称,南城县为豫章郡(今江西省)十八个古县之一,地理位置优越,自然资源丰富,孕育着灿烂的建昌医药文化,建昌帮为我国四大中药炮制技术流派之一(建昌帮、樟帮、川帮和京帮),又与樟树帮合称“江西帮”,列为全国十三大药帮之一。建昌帮以传统炮制技艺精良,药材集散交易著称,距今有一千七百多年历史。其炮制技艺流传赣、闽四十多市县,以及台、粤、港及东南亚等地,至今药界享有“药不过建昌不行,药不到建昌不灵”的美誉和知名度。
一、建昌帮之起源
汉昭帝时,相传炼丹术家浮丘公带领王衮、郭姒两个弟子来到南城麻姑山,采药修炼,今在山上留有“丹井”、“飞仙台”、“丹霞观”等遗迹,后又建有“三真祠”,以纪念这三位仙人。晋初(公元266年),华子期真人也来此修道,在华子岗遗有“藏书石室”。麻姑山距南城县城4公里,因麻姑仙女祥于此而得名。据《云笈七签》卷二十七。《洞天福地》记载,麻姑山为道教三十六小洞天之中的“第二十八洞天”,名曰“丹霞洞天”,是道教七十二福地之中的“第十福地”。
东晋时期著名医药学家、炼丹术家葛洪(公元284—364年)长期在旴江流域布道传医,整理编写医药方术如《肘后方》、《抱朴子》等著作,为建昌帮药业的起源奠定了良好的基础。清《道光南城县志》载曰:“葛洪,字稚川,丹阳句容人也,自号抱朴子。究览典籍,尤好神仙道养之法,洪见天下已乱,避地南城麻姑山,有葛仙丹并相传,洪于此炼丹故名”。葛洪还编写了《神仙传》,收载于《四库全书》。唐代抚州刺史颜真卿多次登麻姑山后写下被誉为天下第一楷书的《麻姑山仙坛记》中引用了《神仙传》中“麻姑者, 葛稚川神仙传云……”。葛洪采药炼丹,治病救人,在麻姑山上并留下了“葛仙丹井”、“炼丹灶”,“炼丹室”。“葛仙峰”、“葛仙坛”等遗址。明《正德建昌府志》对“丹井”、“葛仙峰”、“葛仙坛”均有记载。明代画家马徵在《麻姑山图》、《仙坛图》中绘有“葛仙丹井”。
宋拓颜真卿小楷《麻姑山仙坛记》
《仙坛图》中的葛仙丹井
二、 建昌帮之兴起
唐玄宗开元二十三年(公元735年),麻姑山炼丹术家、东南道教主邓紫阳应诏入大同殿炼丹,邓紫阳为临川府南城人,曾以麻姑山上灵芝、何首乌、当归、银珠米、神功泉等,酿制麻姑寿酒敬献皇上,寿酒、药酒的名声得到世人赞同。同期邓延康等诸多名道士亦在麻姑山炼丹制药,在《正德建昌府志》、《道教大辞典》等史料中均有记载他们的事迹。
北宋太平兴国三年(公元978年),南城称建昌军,颇为繁华,市肆药业兴起,官府上下设立“建昌军药局”,推行“局方”,讲究药材纯真地道,如“萃良药,唯真是求,不计其值”,设立建昌军药局,规范医药市场,开启了遵守炮制质量和药业信誉规范化发展,对南城医药繁华和经济发展起着巨大贡献。从宋代袁燮撰写的《絜斋集》卷十《建昌军药局记》记载中得以体现。
宋代袁燮《建昌军药局记》记载
元世祖至元十四年(公元1277年),南城改称建昌路。盱江医学体系形成,建昌帮药业随之较快发展。南城诏建“三皇宫”,后世改为“药王庙”,每年药王庙会(农历四月二十八药王生日),省内外药商云集,灿若年节,药王庙成了集道教、药市、会馆、商社、剧院、族馆于一身的多功能药业场所,为建昌药都的形成作出了不朽的贡献。元代建昌太守萨谦斋编撰的《瑞竹堂经验方》对临床治疗用药用和药物加工制备叙述得非常完善实用,为我国古代医药学史上一部有较高价值著作,显著地反映元代建昌药业的用药、制药的状况,对后世建昌医药产生深远影响。
三、建昌帮之鼎盛和成帮
明太祖洪武二年2月(公元1369年),南城升为建昌府,亦是明益王(朱祐槟)的藩封之地。府内设“医学”建“良医所”、聘“良医”,立“惠民和剂局”,征集药材,“精制丸散,每赐与人”,《正德建昌府志》记载:“市肆繁密,邑屋华好”、“上有苏杭,下有建昌”之艳称。明思宗崇祯(公元1644年)末年,即明末清初时期,是建昌药业发展进入了鼎盛阶段,也是建昌帮形成时期。建昌地处赣闽水陆交通要冲,盱江直下抚河赣江,为长江流域水运网络,又界连福建,赴闽粤路径较多,建昌人“扎红头绳出去,缠丝线归”。医药业已臻相当水平,医方士出类拔萃,药材炮制走向手工作坊式生产,交易日趋兴旺。清乾隆年间,建昌药帮已逐步进入鼎盛时期,建昌城区开设40多家中药店,资本雄厚的18家大药栈(行),药业用房有800多处,全县城人中“吃药饭”的占近三分之二。每个乡镇、圩场都有历代不衰的中药店,建昌药业已经很发达。建昌对外的药材交易非常旺盛,建昌药帮基本垄断了赣闽两省的大部分道川县的中药业,达近300年之久,药业远涉汉口、上海、广州、湘潭、天津、重庆乃至香港、台湾、澳门以及马来西亚、新加坡等国家和地区。《清史稿·地理志》记载:“乾隆年间,赣、闽、浙商帮、官帮大兴。” 建昌药帮盛极一时,“南城只只大屋有吃药饭的人”、“南城客哩建昌帮,人参鹿茸用船装”。青年药工相亲,也享有“吃药饭的郎可以不看相”的厚遇。清代道光十三年(公元1833年),为了对付药材运输中的困难,建昌药界以严格的行会约束、精湛的炮制技艺、雄厚的药业资本面向山区和外省,薄利多销的经营方式自成体系,聚而成帮, 即“建昌帮”,与樟树帮合称“江西帮”,在当时药界称为“中国三大药帮之一”(江西帮、京帮和川帮)。据河北祁州资料,药帮的正式名称于道光(公元1829年)出现在祁州药市,各地药商集资在祁州药王庙前铸造了两根铁杆,底座上铭刻了捐资名单,共13个帮,其中有“江西帮”。
清代同治四年(公元1865年)药王庙内建立的《河南彰德府武安县合帮新立碑》碑文有云“凡客商载货来售者,各分以省,省自为帮,各省共得十三帮”。
经过明清两个朝代的发展,建昌传统中药炮制方法是历代从事医药业的人们不断积累丰富起来的。建昌药帮以中药饮片加工炮制和集散经营销售两方面特色著称。在饮片炮制方面“工具、辅料、工艺独具本帮的传统风格, 讲求形、色、气、味, 毒性低, 疗效高。”豚刀(建刀)、雷公刨是最具特色的加工工具, 是全国有名的三种中药加工刀之一(另两种是禹州大圆型禹刀, 樟树药帮是小刀面汉刀)。药界过去有“见刀认帮”,“刀法不同, 建刀更有用”的说法;另外还有枳壳榨、槟榔榉、泽泻笼、茯苓刀、附子筛、麦芽篓等不同于其它地方的工具;辅料方面以谷糠最独特;各药店“炮制虽繁,必不得省功夫,辅料虽贵,必不得短斤两”、“谨伺水火不失其度,炮炙精细逞其巧妙”;煨附、姜半夏、枳壳、槟榔、明山药、贺茯苓、熟地等是建昌的中药加工炮制特色性品种。这些炮制工具、辅料、方法、工艺在南城各中药饮片加工处至今仍保留着。这些炮制特色是建昌从事药业的人们经过长期追求药材质量和药效精确才达到的成熟水平。可见当时的建昌帮实力之强、中药炮制业之鼎盛,堪称全国闻名。
四、建昌帮之衰落
建昌药帮繁荣鼎盛之势一直延续至辛亥革命时期,衰落于民国三、四十年代,八年抗战和三年内战,交通要道被封锁,流通渠道以致丧失了传统市场,南城与外地的药材交易困难,大量库存药材霉烂变质,或倾入盱江,或付之火炬,药商蒙受巨大损失,一些经营了几个朝代、百年之久的大药栈(店)也倒闭歇业,建昌帮药业日益衰落。特别是南城县城被日寇飞机二次轰滥,名鼎赣闽的建昌帮药业基地被摧毁,境内大量人口仓卒外流,不少药商迁居他乡,部分药业同仁通过福建、广东漂洋过海到台湾、东南亚如马来西亚、新加坡等各地以医药谋生。江西中药学专家熊梦生前曾认定“台湾中药业是建昌帮”,足见建昌帮中药炮制方技誉满东南、影响之大。
五、建昌帮之复兴
新中国建立后,上世纪50年代,“建昌府”中药传统炮制技术被编入《全国中药炮制经验集成》,1964年编辑出版《江西中药炮制经验集》,书中收录了建昌帮具有代表性的饮片炮制方法。1966年,南城县建昌帮中药饮片厂被授予“中华老字号”,是第一批中华老字号中唯一的中药饮片厂。十一届三中全会后,县政府成立了“发掘整理建昌帮中药传统炮制技术”领导小组,1985年完成编撰了《建昌帮中药传统炮制法》专著。1993年11月建昌帮药业再次被国家商务部授予“中华老字号”,2008年6月被列入“江西省非物质文化遗产”,特别是北京创盈科技集团整合资源,投入巨资,全资控股建昌帮中药饮片厂,并更名为建昌帮药业有限公司,使建昌帮的发展迎来了春天。在易斌董事长的指示下,公司成立了“建昌帮炮制传承工作室”,建昌帮古法炮制技术后继有人;还成立了“建昌帮研发中心”,旨在结合传统工艺与现代科学技术,结合资源优势与制药工业和饮片生产,充分利用当地药材资源,建设成国内一流的“科工贸一体化”的现代化中药产业基地。打造“北有同仁堂,南有建昌帮”,建昌帮药业必将迎来健康、快速发展的新时代,千年建昌帮必将灿若银河,再现辉煌。
电话:0794-7222866 | 地址:江西省抚州市南城县第三工业园区
建昌帮药业有限公司 | 赣ICP备17004214号-1